随着服务“双碳”目标各项工作推进,绿色金融迎来战略风口。 12月7日,交银理财推出首款ESG产品。产品募集书显示,募集资金将投资于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以金融创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加速布局ESG理财市场。除了交银理财外,兴银理财、华夏理财、建信理财等都推出了ESG相关理财产品。 交银理财首款ESG理财产品 12月7日,交银理财推出首款ESG主题策略固收增强理财产品——“交银理财稳享固收增强ESG主题策略两年封闭式1号理财产品&r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0日讯 (记者 李荣 康博) 今年A股两极分化行情严重,新兴成长板块持续震荡上涨,而大消费板块则遭遇下跌,这导致没有买对板块的基金大多业绩不佳。从前11月权益类基金表现看,尽管七成以上基金净值上涨,但也有部分基金跌幅较大,这其中,长信基金公司旗下就有6只基金(各份额分开计算,下同)跌幅超过10%,而其中的4只是由该公司副总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监、投资决策委员会执行委员安昀管理。 副总经理安昀旗下4混基遭遇大跌 今年前11月,成长板块的上涨让不少年轻代基金经理名声大噪,与此相反,一些老将管理的基金反而因为谨慎持有大消费板块而在今年遭遇了不小的亏损。 根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长
每经记者 李娜每经编辑 何剑岭 2019年8月以来,券商资管开启了一场大集合产品参公改造的行动。截至目前,共有二十多家券商超百只产品完成参公改造。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完成参公改造,并不是大集合产品华丽转身的终点,而仅仅是起点。众所周知,资管新规规定,公募化改造产品自批复日起,存续时间不得超过3年。 如何从资产管理计划蜕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募基金?12月7日,国泰君安资管旗下两只已完成参公改造的大集合产品正式变更为公募基金,或许能给市场带来启示。 12月以来,国泰君安资管旗下已有3只公募基金接力发行,下半月还有新品亮相,“四连发”的密集动作显示出其近期在公募基
久旱逢甘雨,今年备受压制的工程机械、家居用品板块集体走强。 据数据统计显示,12月7日,工程机械指数、家居用品指数、家用电器指数分别上涨了4.6%、4.32%、2.09%。从资金净流入情况来看,工程机械、家用电器、食品等板块的主力净流入额较高,均超过了10亿元。事实上,大消费、机械行业近期表现相当突出。据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7日,工程机械指数12月以来上涨超6%,酒类、家用电器指数12月以来涨超了3%。市场在大消费、机械行业释放出来的积极信号,体现了投资方向的新变化,这与机构投资者在2022年的布局准备不谋而合。 公募积极备战2022年 记者发现,即将步入2022年,公募基金正加大对大消费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开拓创新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进一步明确了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的科技力量。新形势下,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一直以来坚决贯彻党中央的重大部署,不断寻求科技创新突破,逐步提升科技自主掌控比例,关键系统实现了全自主设计、开发、运营。在这些系统之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自主打造的服务网格作为重要的IT基础设施,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数字化高速转型背景下,随着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应用系统微服务化改造的落地,系统微服务规模大幅增长,
“不增加额度的话,今天就会卖完。”建设银行深圳某支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12月6日,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四家理财子公司首批4只养老理财产品分别在武汉、成都、深圳、青岛同步发售。 工银理财的“颐享安泰固定收益类封闭净值型养老理财产品”分别在武汉和成都两市募集,总募资金额为50亿元,其中,武汉15亿,成都35亿。建信理财的“安享固收类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在深圳发售,总募集金额为40亿。招银理财的“颐养睿远稳健五年封闭1号”也在深圳发售,预计募集50到100亿。光大理财“
临近年底,二级资本债市场再起波澜,工行高达1900亿元额度的二级资本债于日前获批发行,将大型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热推向高潮。 几个月来,国有大行及股份行发行二级资债力度开始明显加大,近一个月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工行最新获批发行大额度二级资本债,是否意味着该类债券发行进入了“大象时代”? 记者注意到,近期发行二级资本债的银行这些大型银行均为系统重要性银行,显然,面对附加资本要求,上述银行资本补充的迫切性也在大幅提高。 大型银行突然发力 百亿元级债券接力发行 工行12月6日晚间,工行公告披露,其已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19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这也将进一步夯实该
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SZ002839)大股东沙钢集团,原计划减持该行股份不超过2900万股,如今减持计划已届满却未实施减持。这已是沙钢集团去年下半年以来第二次“公告拟减持却未减持”。 蓝鲸财经发现,业绩亮眼、不良率新低的张家港行股价长期低迷,自2018年下半年起,该行股价长期徘徊于5元至7元/股之间,更曾一度破发。 今年下半年,该行经历部分国有股份无偿划转事项,第三大股东出现变更;而大股东沙钢集团则波折重重,不仅于近日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且此前其旗下上市公司终止了筹划将近5年的资产重组事项。 沙钢集团再次未实施减持 日前,张家港行发布公告称,于近日收到沙钢集团出具的《关
12月6日晚间,工商银行(601398.SH)发布公告,称将发行总额不超过等值19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工行今年已以多种渠道发债补充资本金,截至目前工行共发行3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及10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本次发行规模之大,较为罕见。 市场人士认为,工行大规模补资本金,或在为明年初的信贷投放“开门红“做准备。“开门红”是银行首季营销志在必得的一战,银行通常会投入大量人员和资源,拓展存贷款业务。而本年的“开门红”似乎更为关键。 12月6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决定于
在11月初公布面临破产重整消息后,*ST澄星的股价却一飞冲天,11月以来股价涨幅达106.16%,近13个交易日内8次涨停。12月7日,*ST澄星再次涨停,报收13.05元/股,至此,该股年内已经涨停65次。股价疯狂上涨,*ST澄星迎来的是被立案调查。12月7日晚间,*ST澄星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对公司及控股股东澄星集团立案。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预计本次证监会立案调查,极有可能与*ST澄星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有关。”控股股东及公司被立案调查 或与资金占用披露有关《证券日报》记者曾在此前报道中提及,*ST澄星可能涉嫌信披违规。在今年4月10日的上交所监管函回复中,*ST澄星自曝控股股东澄星集团于2020年1月及9月先后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合计7.07亿元,同时表明澄星集团正在积极整改。而在2020年8月5日至2021年4月8日期间,*ST澄星连续披露过9份关于澄星集团持股被司法轮候冻结的公告。在前8份公告中,*ST澄星均称,“控股股东不存在对上市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在4月8日披露的司法轮候冻结公告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