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信管家开户服务,交易手续费低至15美金每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客服

对粮食安全保障的再思考

时间:2019-07-03
浏览次数:347

夏至已过,今年的小麦收割已经基本结束。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消息,今年预计全国平均亩产比上年提高10公斤,丰收成定局,同时小麦品质明显好于上年,优质强筋弱筋小麦占比达到33%。而我国另一种主要口粮水稻的生长情况也不错,南方早稻大部处于抽穗至灌浆期,长势总体正常。

小麦和水稻,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口粮。从2012年以来,我国小麦和水稻总产量每年都超过3亿吨,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2018年我国小麦和水稻总产量共3.43亿吨,人均接近500斤,口粮问题基本得到了保障。事实上,随着连续几年的丰收,中国粮食库存激增。据来自行业机构的预测显示,目前国内小麦库存约为7000-8000万吨,超过每年小麦产量的一多半。水稻库存同样也很高。从2017年开始,国家连续调低小麦和水稻最低收购价,希望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以消化粮食库存。

中国人的口粮需求在数量上已经基本可以保障。随着消费升级,食品质量安全将更受重视,饮食结构变化也将使肉禽奶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国际形势也有新变化,保障粮食安全供应,应有新的思考。

口粮供应基本有保障 消费升级离不开进口

随着中国人均GDP进入较高水平、人口增长趋缓,口粮的需求将趋于稳定。从数量上看,口粮满足国人的需求已经不成问题,保障口粮供给的关注点从数量安全转向质量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当然是要确保安全,其次还要有更高的品质。在这两个问题上,中国的口粮还存在一些结构问题。比如小麦,过去国产小麦以中低筋品种为主,蛋白质含量较低,而制作高端面包等需要的高筋面国内原材料供应不足,需要进口。未来,保障口粮供给,应着重结构调整,满足人们追求更安全更优质食品的需求。

联系客服
我们的优势

极速开户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降低交易成本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多平台可选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安全正规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