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信管家开户服务,交易手续费低至12美金每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客服

新冠药品价格指南:定期动态评价和协调监督

时间:2023-01-19
浏览次数:129

2023年1月,国家医疗保险局发布了《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自国家医疗保险局成立以来,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主要是集中采购和国家药品价格谈判,但其他药品价格形成路径尚未真正实施。该指南提供了一种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以帮助市场了解该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由于抗击疫情的需要,新冠药物有其特殊性。虽然其中一些已暂时进入医疗保险,但如何确定其医疗保险的支付价格仍不清楚。本指南的发布给出了一个新的规则。根据国家医疗保险局的政策解释,这一新规则遵循企业独立定价、共同管理、共同治理和全周期多层次指导三个原则。

首先,该指南明确表示,企业可以独立定价,这比以前有明显的突破。但该指南强调,企业需要根据生产经营成本、市场供求和临床价值来制定价格。具体来说,价格构成分为“制造成本、期间成本、销售利润和税收”。在成本方面,除原料药成本外,研发成本也给出了明确的基准。直接研发费用分摊不少于5年,门诊处方按不少于1000万人的标准分摊,医院外零售端按2000万人的标准分摊。该指南没有给出仅限于住院的药品研发成本分摊的基准。这意味着研发成本分摊的标准相对较高,监管机构认为市场需求将更高,事实上,成本将显著降低。

期间费用率也给出了明确的标杆。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与a股上市医药公司近三年平均水平一致。如果浮动在这一基准周围,如果高于科技创新板上市医药企业近三年平均水平的10%,则必须调整报价。

此外,对于药品的创新性和经济性,制药公司需要做出特别的解释。本指南明确规定,申报的成本计算明显高于经济评价结果的,原则上主要是经济评价结果。这意味着经济性仍然是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决策原则。

因此,虽然企业可以独立定价,但事实上,监管为成本提供了明确的原则和基准,药品价格的膨胀空间不是无限的,但仍有明确的范围。

其次,从共同管理和治理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指政府监督,不进行政府定价,不进行行政审批,只提供药品价格指导,加强事前、事后监督。另一方面,它是指社会共同治理。申报企业除需要提交医疗机构出具的临床专业意见外,还需要提交行业协会的建议,“对特别说明事项和报价是否符合行业公平性提出建议”。

最后,从全周期多层次指导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定期动态评价和协调监督,促进价格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

从价格动态调整的角度来看,调整周期频率较高,第一年3个月一次,第二年6个月一次。触发调整的关键是销售是否达到计算指标,这里隐含的原则仍集中在数量和价格上。当然,如果比较药品价格下降或国际价格下降,药品价格也会触发调整。《指南》明确指出,比较药品价格下降30%以上,国际价格中位数下降10%以上,会触发调整。其他调整的触发因素主要是本地化生产和价格失信。

总的来说,药品价格调整的频率非常高,考虑到新冠军药品的销量将非常大,动态调整可以减轻医疗保险和患者的整体负担。

简而言之,新冠药品价格指南是一种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这种机制更类似于国际主要医疗保险国家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主要通过制药企业独立定价,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监督确定药品价格,虽然主要思想仍是数量价格,但在早期给企业更多的空间。当然,最初的药品价格并不是随意制定的,而是根据原材料成本、研发成本和期间成本来确定整体成本,并叠加流通成本、税收和利润来确定最终的药品价格。对于各种成本,指南都给出了基准,如研发成本的最低分摊数量、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成本等。药品的创新和经济评价也给出了一定的空间,对国内相关药品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当然,药品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市场销量的增加,药品价格将进行动态调整,这是指南中强调的全周期、多层次的指导。


联系客服
我们的优势

极速开户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降低交易成本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多平台可选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安全正规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

在线客服系统